(接9月7日)陪读家长在课堂里也“千姿百态”。有的家长一丝不苟地记笔记,有的家长时刻盯着子女的举动,一有大的“动作”,就会督促他“收心”;最有趣的是,在第一组的最后一排,一位母亲正埋头争分夺秒地为儿子织毛衣。
记者走出教室,又引来一阵瞩目。记者特别留意了一下,从进门到出门的15分钟内,第一组第四排的小男孩共回头11次。
据了解,上海小学在校学生多动症发生率约为5%左右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项调查显示,多动症患儿的犯罪率为1.5%。最近的一次调查又发现,100名少年犯中有56人有过多动症病史。原来,“多动症”所带来的继发性学习困难,会造成恶性循环;自控能力差,常常受到师长的批评甚至责骂,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、抵触情绪,发展到说谎、打架、逃课、离家出走,甚至犯罪。
“多动症的孩子最需要爱。”忻教授感慨地说。有这样一个例子:一名自幼患多动症的男孩,从初中起开始和社会上的一批“哥们”混在一起。一次,一个“哥们”的摩托车不见了,“哥们”让他“两肋插刀”———帮忙偷一部回来!“首战告捷”后,他成了前呼后拥的“英雄”。随即,他又一口气偷了8辆,既不骑,也不卖,光摆着,就为那份成就感。案发后,问其结交那伙“哥们”的原因,他回答:“他们从来不骂我,而在学校、家里,我连一次小的表扬也得不到!”
(待续)